您现在的位置:首页>>新闻动态

      如何实现安徽装备制造业运行平稳


       日前中国工业报记者从安徽省经信委了解到,作为安徽省工业支柱行业的装备制造业,已初步形成了工程机械、电工电器、机床工具、机械基础件、石化通用机械、重型矿山机械、仪器仪表、农业机械、其他机械等10个行业(不含汽车)。日前中国工业报记者从安徽省经信委了解到,作为安徽省工业支柱行业的装备制造业,已初步形成了工程机械、电工电器、机床工具、机械基础件、石化通用机械、重型矿山机械、仪器仪表、农业机械、其他机械等10个行业(不含汽车)。2013年,全省装备制造业(不含汽车)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8957亿元,同比增长19.5%;实现工业增加值2451亿元,增长16.9%;实现利润580.5亿元,同比增长25.3%.继续保持了第一大主导行业地位。



        行业运行状况良好

        当年全省装备工业共实现利润580.5亿元,同比增长25.5%.统计的8个行业全部实现利润增长。其中,专用设备制造业利润72.3亿元,增长21.8%;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利润246亿元,增长18.9%;金属制品业利润60.8亿元,增长17.3%;通用设备制造业利润100亿元,增长15.1%;仪器仪表制造业利润17.7亿元,增长13.5%;金属制品、机械和设备修理业利润3.2亿元,增长1.75%;铁路、船舶、航空航天和其他运输设备制造业利润7.9亿元,增长0.6%.

        该省装备工业年投资达2190亿元,同比增长24.1%,其中,技术改造投资1091亿元,同比增长8.4%.国轩高科动力电池进入产业化,江淮巨一高端自动化焊接生产线研制成功,一批新项目和技术改造项目陆续建成投产,为行业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2013年,安徽叉车集团年产销叉车突破8万台,增长20%,连续23年蝉联国内叉车行业第一。合肥锻压集团公司实现产值4.86亿元,产值产量居全国液压机行业第1位。日立挖掘机有限公司产量排名全国前3位。宁国耐磨铸铁件产业集群以20万吨规模位居全国第一。无为电缆产业集群成为全国特种电缆行业中最大的产业集群。

        长期向好趋势未变

        当前,我国正处于扩大内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对先进装备有着巨大的市场需求。民生工程、基础设施、生态环境等方面的投资建设,特别是一批在建重大项目的实施和一批大型工程项目的陆续启动,为有效拉动安徽省装备制造业的快速发展提供了难得机遇。另外,随着一些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快速发展,对新技术和新装备的要求越来越大,给安徽省发展新兴装备制造业提供了市场需求。

        但同时,安徽省装备制造业的发展也面临一些问题:一是转型升级压力持续加大。由于装备工业生产周期长、调整难度大,在需求增速放缓、产品价格下跌情况下,转型升级任务将更加艰巨。二是生产要素制约仍然偏紧。安徽省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用工、用地等三难三贵问题没有得到根本缓解。三是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安徽省基础制造水平还较滞后,高端装备研发能力不足,缺乏核心技术和自主品牌,行业中低端产品产能过剩、高端产品不足的矛盾仍然存在。

        总体来看,支撑安徽省装备制造业长期向好趋势的基本因素没有改变,面临的机遇仍大于挑战。

        多措并举助推发展

        2014年要实现安徽装备制造业的持续快速发展,尚需多措并举:首先要积极开展装备产品产需对接活动,为企业搭建产品供需平台,重点围绕工业机器人、节能环保、公共安全等新兴装备,满足行业急需,创造新的消费热点,促进企业扩大生产规模。

        其次是争取国家重大专项政策资金支持,积极帮助企业申报国家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装备制造重大科技专项课题,争取国家智能装备制造专项资金项目,提升安徽省重点企业产品水平,引导企业加大自主创新,提高整体竞争力。

        三是充分发挥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政策的引导作用,积极开展省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认定,促进安徽省装备制造业高端化发展。

        四是发挥行业集聚效应,加强对六大装备制造基地发展情况和项目实施情况调度,支持六大基地产品向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方向发展。

        五是全面深化装备制造业的两化融合。要以信息化创新研发设计手段,推动信息技术在重点产品的渗透融合,推动产品数字化、智能化、网络化,提高产品信息技术含量和附加值。加快生产装备智能化和生产过程自动化,提高精准制造、高端制造、敏捷制造能力,提升安徽省装备制造业整体水平。

      【上一个】 全球制造业扩张持续 美日中遥遥领先 【下一个】 包装材料创新必要性与包装技术发展趋势分析